标题搜索

华夏徽茶网

预防骨质疏松,安农大李大祥教授建议多喝茶!

编者按:胡先生平时就爱喝茶,但是,有一个传言困扰了他很久。

| 传言:

茶中含有的鞣酸会与食物中的钙反应,生成的鞣酸钙不利于钙的吸收,继而导致缺钙,引发骨质疏松。

这个说法到底对不对呢?

近日,安徽农业大学茶叶化学与健康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大祥、王一君、张梁、彭传燚、谢忠稳和宛晓春在《茶业通报》【2022,44(3):123-127】发表“喝茶会导致骨质疏松吗”一文,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科学阐述。

经李大祥教授同意,本公号对此文进行转发。

发布时,编者考虑不同手机的阅读场景,对版式略有调整,图片为编者所加,标题有修改

参考文献,共30篇,在此略去。

文末附第一作者简介。更多作者简介,请点击文末左下角的“阅读原文”。

摘  要:茶为国饮。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显著增加,部分消费者担心饮茶可能会增加患骨质疏松的风险。通过国内外大量文献的检索尤其是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后发现,长期适量饮茶不仅不会增加患骨质疏松的风险,反而更有利于骨骼健康,尤其是绝经后女性。但需注意的是,我国人群骨质疏松风险主要来自于钙摄入不足,因而在日常生活中要积极补充奶制品和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或晒太阳),合理均衡膳食,适度运动,以积极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关键词:茶叶;草酸;氟;咖啡碱;骨质疏松;流行病学调查

我国茶叶消费人群有4.9亿,而全球饮茶人口超过20亿。饮茶有益于健康已形成共识,但近些年,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关于饮茶会导致骨质疏松的传闻,其依据是茶叶中含有草酸、咖啡碱和氟[1]等,这些物质可能会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利用,进而增加骨质疏松发生的风险。其背后的科学真相是什么?具体分析如下。

 

1.骨质疏松概述

钙、磷等矿物质是骨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中的钙99%左右都存在于骨骼中,骨骼中的钙以羟基磷酸钙形式存在。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组织退化、骨量减少,强度降低、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中成骨细胞(osteoblast,OB)与破骨(osteoclast,OC)细胞功能失调,继而破坏了骨组织形成与吸收的平衡,是导致骨质疏松病的直接原因。

人类的骨量在儿童期和青年期不断上升,在30岁左右达到顶峰。此时,骨的强度最大、抗压性最强。随着年龄增长,骨骼状态逐渐变差,骨质开始丢失,骨骼的强度和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随之下降。因而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在老年人群及绝经后妇女中发病率较高。

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有骨骼疼痛、身长缩短、驼背和易骨折等,其中骨折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骨质疏松症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成为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三大常见病[2]。我国2018年的OP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男性50岁以上和65岁以上的OP患病率分别为6.0%和10.7%,而女性50岁以上和65岁以上的OP患病率分别高达32.1%和51.6%[3],这与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的急剧下降有关。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骨质疏松症与性别及年龄的相关性最大,并受地域、种族、遗传、体质指数及基础性疾病等因素影响。此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如不平衡的膳食、长时间静坐的生活方式、日照过少、吸烟和大量饮酒等。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合理均衡膳食,适当多吃牛奶或者奶制品,适当进行户外运动和日光照射,避免吸烟和大量饮酒,减少碳酸饮料和大量咖啡的摄入等等,均可预防或减缓骨质疏松的发生。

2.茶叶中的草酸不会影响人体钙吸收

关于饮茶引起骨质疏松的传闻,可能源自于“茶叶中的茶多酚和草酸可能与钙结合,影响钙的吸收。”这种言论正如相类似的、更为广泛的传言“菠菜和豆腐不能一起吃”是一样的道理。这种说法看似有一定道理,但其实营养健康学家已有多次辟谣,事实上菠菜与豆腐是黄金搭档。

每克茶中草酸(Mw:90)的含量在1.5 mg~6.8 mg,但茶叶也富含钙,每克茶中含钙(Aw:40)的含量为3.1 mg ~8.0 mg[4]。即使草酸能与钙结合沉淀,茶叶中自身的钙就有足够的量与草酸完全反应,因而饮茶不会干扰其它食品源钙的吸收。

此外,人体对茶叶中的草酸吸收率很低,仅为2.4%[5]。英国就有“英式下午茶”的传统,他们消费的茶主要是红茶,红茶中的草酸相对含量较高,且喝茶时习惯加奶。若喝茶能减少钙吸收,那么英国人的骨质疏松率应该会很高,但在英国确无“喝茶加奶会导致骨质疏松”的报道。

另外,一项对地中海国家人群骨质疏松的调查显示,每天饮用3杯红茶的50岁以上男性和女性的髋部骨折的风险比不饮茶的人降低了30%[6,7]。2019年的一项荟萃分析(meta分析)表明,在涉及的772707参与者中,饮茶无论是红茶和绿茶均可降低骨折,特别是髋部骨折的风险[8]。

3.茶叶中咖啡碱摄入不会导致体内钙流失

一般认为,咖啡碱抑制钙在消化道中的吸收,增加尿中钙的排出,因而过量咖啡碱摄入会增加体内钙流失风险。有学者指出,长期摄入浓茶会使消化系统对钙和蛋白质的摄入降低,增加尿钙排泄,从而降低了机体骨骼中钙的含量,间接导致机体骨含量减少,增加了骨质疏松症患病风险。但绝大多数研究认为在日常饮食中,只要钙的摄入量正常,茶或者咖啡的消费与钙流失无关。而在低钙摄入人群中,咖啡碱可能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之一。

有关咖啡碱是否影响骨代谢,目前科学界仍然存在争论[9]。近期,伊朗学者针对咖啡摄入、咖啡碱摄入与骨折风险进行了最新系统评价和剂量反应荟萃分析,其研究结果表明,咖啡消费与骨折风险之间无显著相关性,且高咖啡消费可降低男性的骨折风险;然而与咖啡不同的是,高咖啡碱的摄入则与骨折风险呈正相关。作者在文末特别指出,此研究结论应谨慎引用,仍需要更多的研究进一步加以证实[10]。

此外,早期报道高咖啡碱摄入导致钙流失风险的研究,都是以喝咖啡作为咖啡碱的主要来源。而茶与咖啡不同,茶叶不仅含有咖啡碱,还含有茶多酚、茶氨酸、钾、维生素C等,其影响骨骼健康的作用机制不完全相同。一项由1256名65~76岁的英国女性参与的调查研究发现,在1134名饮茶者(90.3%)和122名非饮茶者(9.7%)中,与不饮茶的人相比,饮茶者腰椎的平均骨密度值更高,且与茶中是否加奶无关[11]。

4.饮茶中适量氟摄入不会导致骨质疏松

氟是人体的必需元素之一,存在于人体体液和各种组织中。氟在牙齿和骨骼的形成中有重要作用。适量氟有利于机体的正常的钙、磷代谢,能保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促进骨骼代谢和预防龋齿。若氟摄入量不足,易使人发生佝偻、骨质疏松和龋齿等病;但若长期过量摄入,氟在人体内积蓄,便会引起氟中毒。

慢性氟中毒轻者牙齿损害,重者则有骨硬化、骨质疏松等骨骼系统疾病,还可能造成致残性畸形[12,13]。因而,在我国卫生行业标准WS/T 87—2016《人群总摄氟量》中,对于8周岁至16周岁和16周岁以上两类人群,规定其每人每天总氟摄入量分别为不超过2.4 mg和不超过3.5 mg。

饮用水是日常生活中氟摄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在自然界中,地面水的氟含量较低,约为0.01~0.3mg•L-1,而在地下水中,一般可达0.4~0.5 mg•L-1,高的达到10 mg•L-1或者更高。为此,我国自1965年以来,在一些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通过改水降氟,有效减缓了骨质疏松的发生率[14],并在国家标准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生活饮用水中氟化物含量不得高于1.0 mg•L-1。

在茶树中,嫩芽嫩叶的氟含量较低,成熟叶片中的氟含量较高,而老叶中的氟含量最高。老叶是氟的主要积累器官,一般情况下老叶与嫩叶之间氟含量差异可达12~36倍。茶叶是一种富氟饮料,饮茶是人体摄入氟的主要来源之一。大部分日常饮用的茶叶都是嫩叶所制,氟含量相对较低,饮用后对人体健康有益。

作者所在实验室于2013年对529份茶样中的水溶性无机氟检测结果表明,茶叶中水溶性无机氟的含量在8.5~965 mg/kg,均值为108.78 mg/kg,且黑茶(218.99 mg/kg)﹥乌龙茶(153.26 mg/kg)﹥红茶(93.35 mg/kg)﹥绿茶(60.28 mg/kg)﹥白茶(52.65 mg/kg)[15]。

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2002年的研究数据表明,在其收集的577只茶样中,水溶性无机氟的含量在4.81~637.04 mg/kg,其中六个茶类的平均含量为:黑茶(296.14 mg/kg)﹥红茶(177.01 mg/kg)﹥乌龙茶(167.68 mg/kg)﹥花茶(140.97 mg/kg)﹥绿茶(67.53 mg/kg)[16]。因而若长期大量饮用含氟量超标的黑茶,有发生饮茶型氟中毒的风险。

为此,我国国家标准GB 19965—2005《砖茶含氟量》规定,每1 kg砖茶含水溶性无机氟的总量不超过300 mg。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了《饮茶型地氟病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国卫办疾控函〔2020〕802号),以引导群众购买合格低氟砖茶,不要购买未获得食品生产许可、无标签标识以及来源不明的砖茶。

基于上述分析,对于地下水中氟含量高地区的黑茶消费者而言,除了要购买合格的黑茶产品以外,切忌不要用地下水煮泡黑茶,以防氟摄入超标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5.饮茶不会导致骨质疏松的流行病学证据

茶叶中含有丰富的儿茶素类物质,具有很好地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17]。大量的人群研究则表明,喝茶不仅不会造成钙流失,反而能够预防骨质疏松。

美国德州理工大学学者的综述文章指出,人群调查结果表明,长期饮用绿茶不仅不会降低骨密度,反而会使骨密度增加[18]。瑞典的一项涉及3万余人的10年跟踪研究表明,每天饮用少于或等于4杯茶与妇女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无显著相关性[19]。另有报道指出,每天饮用大于7杯茶可以提高人体内的骨骼保护因子,降低绝经后妇女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20]。

此外,一项基于多个科学数据库的Meta分析(荟萃分析)报道证明,饮茶可以增强骨密度,特别是腰椎、髋部、股骨颈、股骨三角区和股骨大转子的骨密度,对预防骨丢失有益[21]。

在这些研究当中,均指出茶叶因具有抗氧化、消炎、促进成骨作用和抑制破骨作用等功效,从而可以调节骨代谢,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饮茶还能减缓老年女性髋关节骨密度的流失。一项为期5年的前瞻性试验结果表明,在被调查的西澳大利亚州1027名年龄在70~85岁之间的老年女性中,饮加奶红茶者的全髋关节骨密度比不饮茶者高2.8%(P<0.05),但与每日饮茶量(1至5杯以上)无线性关系[22]。

韩国学者在2008~2011年期间对3530名绝经后妇女的调查数据显示,饮用绿茶对绝经后妇女的骨骼健康有益。与不喝绿茶或每天喝绿茶少于一杯的参与者相比,每天喝1~3杯绿茶妇女的骨质减少症和骨质疏松的发生率显著降低,患两种症状的人群比例分别从44.5%和35.0%下降到4.3%和2.2%[23]。此外,茶叶中多酚类物质通过类雌激素的活性来调节骨骼健康,增加成骨细胞活性并抑制破骨细胞吸收骨质。因此,在绝经后妇女中,习惯性饮茶者的骨密度高于非饮茶者,能拥有更好的健康骨骼[24]。

上述国外的科学报道表明,饮茶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我国的相关研究报道也证实饮茶有助于骨骼健康。

北京大学李立明教授团队在20643名参与调查人群中通过研究发现,长期饮茶的女性与从不饮茶者相比,其跟骨的骨密度更高。进一步分析发现,每天茶叶消费量少于6 g人群的骨密度高于不饮茶者,而每天茶叶消费量高于6 g人群的骨密度与从不饮茶者没有差别,但也未发现骨折住院风险的增加。研究人员还分析了平均随访10年的453625名成年人数据,与从不饮茶者相比,发现每日饮茶者骨折住院的风险降低了12%;饮绿茶者患髋骨骨折住院的风险降低了20%,而饮茶超过30年者的风险则降低了32%。此外还发现,长期饮茶女性的骨密度更高[25,26]。一项来自广州的1495名40岁以上女性的调查研究数据显示,与不饮茶者(763人)相比,饮茶者(732人)的髋部骨密度高出约1.9%,其中年茶叶消费量大于4.2 kg的饮茶者髋部骨密度高出约3.0%,而与饮用的茶类(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无关[27]。由此可见,饮茶有利于增强中老年女性的骨密度。

而一项来自汕头市476名40~88岁绝经后妇女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与不喝茶的人相比,喝乌龙茶的人跟骨骨密度较高,且随喝茶年限增加呈现出非线性增加[28]。浙江大学学者调查研究了绝经前喝茶是否会影响绝经后妇女的骨密度。他们从浙江省兰溪市招募了1377名80岁以下且平均年龄为61.05岁的绝经后妇女进行队列研究,分析发现绝经前开始饮茶女性的总骨密度和局部骨密度均显著高于不喝茶的参与者和绝经后才开始喝茶的参与者,特别是绝经前每周饮茶四次及以上者的脊柱骨密度增加更为显著,且这种显著性差异与茶的浓淡和茶类无关[29]。最近,一项来自于我国台湾60岁以上男性人群的调查分析表明,饮用非发酵茶的人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比饮用发酵茶的人降低了79%,并建议饮用绿茶等非发酵茶[30]。

6.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发现,饮茶并不会影响食物中钙的吸收,也不会导致骨质疏松,反而会增强骨头密度,降低患骨质疏松的风险。日常饮茶,只要不是长期的且大量的饮用浓茶,就不用担心喝茶会导致钙流失和骨质疏松。

但需提醒的是,我国人群总体存在钙摄入量不足。因此,《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每人每天要摄入300 g~ 500 g的奶及奶制品。在日常生活中,富含钙的食物除了奶制品外,还有大豆及其制品(如豆腐、豆浆等)、绿叶菜等。在饮食基础上,还要注意每天晒20 min的太阳或补充维生素D以促进钙吸收;此外,还要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和肌肉训练,戒烟限酒,忌高钠盐饮食。这些都对预防骨质疏松有积极的作用。因而,对于我国人群而言,钙摄入不足才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风险因素,而不是饮茶的习惯。如果实在担心饮茶会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建议在饭后一小时再饮茶。

第一作者简介

李大祥博士,安徽安庆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导;留学回国人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茶叶营养品质评价岗位科学家,安徽省教学名师、中华优秀茶教师、安徽省首届教坛新秀,国家精品课程《茶叶生物化学》主讲教师;主要从事茶叶营养品质与健康、茶叶生物化学与综合利用、茶叶标准方向的研究。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40多篇。共同主编十三五规划教材《茶学专业英语》(安徽省一流教材),副主编《茶叶生物化学实验教程》(第二版)和《茶叶标准与法规》。参编《Tea and Tea Products:Chemistry and Health-promoting Properties》。

李大祥教授现任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院长,目前兼任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安徽省茶业学会理事长,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安徽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茶业通报》主编。

 


获取短网址


分享到: 

文章详情,华夏徽茶网,

文章详情-华夏徽茶网

文章详情,华夏徽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