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磨好一把“剑”,安徽潜山花了40年,为此还专门组建一个工作专班,制定一系列产业政策,建设一个品牌管理服务中心,持续举办一项赛事活动……
天柱山云海(云涌天柱峰)
8月28日,潜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戴海兵走进“皖美徽茶县长说”栏目录制现场,亲自揭秘这把“剑”背后的文脉华章与致富锋芒。该栏目由安徽省茶业协会联合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徽商传媒共同策划、主办,旨在为弘扬徽茶文化,讲好徽茶故事,展现安徽各产茶县的特色优势和发展活力。
彭河万亩生态茶园一角
天柱山大龙窝茶园
2025年4月,潜山举办了第四届天柱剑毫斗茶赛,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而上述的这把“剑”就是潜山的“天柱剑毫”。据戴海兵介绍,天柱剑毫茶始创于1985年,由茶学泰斗陈椽教授亲自指导创制并命名,在问世之初就位列“全国十大新名茶”榜首。
1985.6.10人民日报报道天柱剑毫
“色翠匀齐毫显,扁平挺直似剑。”天柱剑毫属半烘炒类的扁形名优绿茶,产于环天柱山周边十多个乡镇,具有“色泽翠绿、白毫显露、扁平挺直形如剑状、香气清鲜持久、滋味鲜浓爽口”的品质特征,是安徽省扁形茶的代表。
戴海兵表示,从2022年起,潜山就以“天柱论‘剑’、‘毫’分高下”为主题,连续4年举办了天柱剑毫斗茶赛,目的是打造一个“三茶”统筹的平台,对外扩大天柱剑毫的品牌影响力,对内提高企业的制茶水平。赛事的内容也逐年丰富,第一届斗茶赛只有“天柱剑毫”珍品甄选环节,后来增加了手工制茶、采茶比赛,又在斗茶赛中融入了文化节、座谈会等环节。
潜山彭河幸福茶场新区
目前,潜山全市茶园面积13.45万亩,有茶农12万余人,年产茶叶3600余吨,茶叶综合产值超20亿元。2025年7月,中共安徽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公布2024年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结果,潜山市脱颖而出,以第一名的成绩入选“2024年度省级乡村振兴先进县(市、区)”。这一殊荣是对潜山市在乡村振兴领域卓越实践与突出成效的高度认可。
2025潜山茶旅文化节开幕式
戴海兵表示,对于名茶的创制,潜山人也是有着极高追求和耐心的,比如天柱剑毫的创制就前后经历了五个春秋,名称也经历了三次变更:初名为诗仙李白笔下的“奇峰”,后以天柱山著名景点易名为“晴雪”,最终由陈椽教授定名为“剑毫”。
一年四季,邂逅不一样的茶香。在茶旅融合上,潜山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茶文化资源和全域生态优势,打造了四季皆可游的茶旅线路,让游客在不同季节都能感受到潜山茶旅的独特魅力。戴海兵化身文旅推荐官,现场带来了潜山四季节茶旅攻略。
水吼天柱村星空民宿
清泉石上流 山谷流泉(三祖寺)
目前,结合“四宜村镇”“和美乡村”建设,潜山打造出了最美茶谷、茶乡(村)和多个茶主题庄园。全市有茶叶休闲示范园12个,茶旅民宿及农家乐230家,精品茶旅线路5条。2022年以来,潜山市委市政府连续多年举办茶旅文化节暨天柱剑毫斗茶赛,以茶为媒,以茶兴旅、以旅促茶,加速推动旅游经济与茶文化、茶经济融合发展。
关于潜山市“十五五”茶产业规划,戴海兵也画出了一张蓝图:在三茶统筹上,以文化铸魂,加强与高校院所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更多龙头企业;在茶旅融合上,依托生态打造更多、更优生态茶园形成茶旅精品路线,以茶旅融合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延链增值上,用好“三富”资源,开发新茶饮、茶食品,积极与知名茶饮品牌开展合作,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
名山出名茶,历朝至今,天柱山茶叶都享有较高的声誉。潜山古称“舒州”,舒州天柱茶早在唐宋时期,就享有盛名,并作为贡品进贡朝廷,《茶经》《宋史》均有记载。唐代杨晔《膳夫经手录》载:“舒州天柱茶,虽不峻拔遒劲,亦甚甘香芳美,良可重也”。据史料记载,唐武宗时期的著名宰相李德裕酷爱天柱茶,曾留有“婉拒香茗”“以天柱山茶解酒消食”的故事。
来源/安徽省茶业协会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徽商传媒、文旅融
编辑/王龙玉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